这是个药店快速成长的时代。新年伊始,在不知不觉中位于市区新城大道的“人人好”药房更换门庭,摇身一变为“海王星辰”健康药房。“人人好”在温州原有的8个药店全都划入“海王星辰”麾下。无独有偶,广东大参林在其2009年度报告中宣布,在全国已成功并购4家连锁店,其中包括温州三余堂。
“人人好”和“三余堂”是温州较为有名的二家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一夜之间被收购,使得温州药品零售行业压力倍增。除了防范同行间的激烈竞争,温州药品零售行业还得对抗着国内大腕的市场挤压。双层压力之下,生存艰难。未来之路,又何去何从?新的一年,药店所遭遇的仍将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大并购时代
即将来临?
海王星辰的名字,在药品零售行业几乎无人不晓。一个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医药零售业兴起而诞生的名字。从1996年的第一家社区零售药店开始,海王星辰从无到有,从零星闪烁到星罗棋布。今天,海王星辰在深圳、广州、昆明、成都、上海、苏州、大连、天津、青岛等众多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目前,全国平均每12小时就有一家海王星辰新店开张。截至目前,海王星辰以2600家直营门店,连续多年雄踞中国连锁药店直营门店数排行榜首位,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2007年11月,海王星辰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连锁药店。
这次海王星辰在温州、也是第一次在浙江省最富裕市场之一开拓第一项零售业务。海王星辰未来还将在经济形势看好的区域增开门店,并不失时机地开展收购。通过改善商品结构,拓宽价格带,增加促销形式等手段增加来客数,提高销售收入。
而从一个二级城市的小连锁做到中国药店销售榜前十名的广东大参林,一直非常低调。最近的一次行动是对温州三余堂的并购。虽然收购的只有6家门店,但都是大店。在考虑自身的消化能力,包括资金和管理能力,其接下来的扩张还是以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为先,因为这些地方的购买力相对更强。
作为国内药品零售巨头看好的市场,温州是并购的重点区域。每次控股收购有多有少,但51%是最低的要求。2010年,对于温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选的道路似乎只有三条:一是寻求并购与海王星辰、大参林等国内巨头一起做大做强;二是自行寻找方式做大做强,做地头蛇;三是等待市场的判决,自行淘汰直至消亡。
面对挑战
化被动为主动
2004年,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大张旗鼓杀入温州市区。其“平价”的高调,激起了温州药品零售行业的抱团反击。一时间,大打价格战,商战硝烟四起。与前次不同的是,此次“海王星辰”、“大参林”等外来巨头进入温州,显得格外低调,甚至放低身段,要求尽可能“本土化”。目前暂时“按兵不动”,没有“逐鹿”市场、抢占地盘的迹象。
全国医药零售巨头的陆续进入,令本地的药品零售机构倍感压力。但除了压力,更多地还是沉着应对。“对于零售药店的“低、小、散”格局,对于中小药店传统的经营模式,乃至对于我市医药零售行业的现状,都是一种推动作用。”温州叶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分析,这肯定会是利大于弊。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看到长期的效益,而不是短期的利益。特别是像“叶同仁”这样一个百年老字号药店,更应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实力,而不要去妄自菲薄。除了在自身的特色上狠下功夫,扬长避短,差异化竞争,才能进一步扩大优势。
经历残酷市场的优胜劣汰,温州不少药店的经营者迅速拓宽了新的经营思路。温州某医药连锁有限
公司老总一度坦言,温州药品零售企业与外来的零售巨头相比,虽然很弱小,但在各自区域都具有明显的特色。所以,尽量要取长补短,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甚至可以利用对方的零售平台、品牌优势及资金,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在湖南“老百姓”进入温州后,一些温州药店老板也曾与其合作,共同探索,尝试不同的经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