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强迫上海市民统一吃碘盐了”!上海市政协委员周炜在1月25日的该市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在最近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妇联、上海市人大代表钱翊梁、厉明等都提交了增加无碘盐供应的议案或提案。
买包无碘盐这么难
周炜是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会主任,他说,上海市场上供应的基本是碘盐,于是部分不缺乏碘的市民长期被迫食用碘盐。无碘盐之稀缺,导致朋友间甚至将它作为礼物相送。
上海市妇联的提案也显示,市民反映买不到无碘盐。黄浦区中心医院与福建路上的无碘盐供应点常常缺货。该市妇联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供应盐的超市与商店,货架上只有各类加碘盐。
稀缺缘于碘盐积压
上海市人大代表钱翊梁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一些大超市调查,进货负责人告诉他,无碘盐在超市难买,是因为盐业公司积压了大量加碘盐。“难道因为推广无碘盐会有更多碘盐积压,就置上海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吗?!”钱翊梁为此非常气愤。而在调查中,钱翊梁还获悉,由于碘盐容易板结,需要添加抗结剂,抗结剂的添加是否科学、是否有害健康,也需要关注。
上海市卫生局新闻宣传处王彤处长说,上海绝大部分供应的是含碘盐。盐的发放属于盐务局的责任范畴,是否应增加无碘盐的发放量也属于盐务局管理。卫生局可以做的,是分析检测碘含量水平。
造成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是不是碘盐造成的?”上海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头颈外科教授吴毅认为,不能简单判断。甲状腺疾病与工作压力、放射等多个因素有关,是否是碘引起,很难做判断。碘对身体有益,但是也需适量。
而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潜藏着一个具有甲状腺疾病发病倾向的庞大易感群体,这一群体的比例超过10%,不经医生检查是无法发现的。这些人容易出现甲状腺疾病,碘摄入过量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据上海市人大代表柏万青反映,某市级机关体检时发现,女性被检查者中患有甲状腺疾病的达到了49%。
补碘途径很多了
上海市妇联认为,全民加碘政策实施15年,主要问题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补碘原则并未执行到位。
上海妇联提出,现在市民补碘的途径越来越多,比如市民常食用的鸡蛋、牛奶都含碘,更不用说海鲜了。因此所有供应食盐的超市与商店,要同时供应加碘盐、无碘盐与天然海盐,让市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卫生部门更要承担起普及科学的碘知识的职责,研究简易的尿碘水平检测方式,让市民及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碘的摄入量。市妇联同时建议,盐业公司要在碘盐的包装袋上以显著位置标明碘含量,让食用者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