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农产品安全,百姓最上心最期待

农产品安全,百姓最上心最期待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9-04-16 08:46:55
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依然聚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振兴乡村建设发展上。

  本报记者沙默

  昨天下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亨利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听取广大群众对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示范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现代农(渔)业发展、扶贫开发、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1小时45分钟的时间里,共有15位市民打进热线,在线访谈8人。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依然聚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振兴乡村建设发展上。

  舌尖上的安全守护老百姓最上心

  “现在经常微信朋友圈有一些信息在传,说哪些东西最好不要吃。我就是想问一下,我们现在市民每天吃的这些蔬菜、水果、还有海鲜什么的,到底安不安全?”昨天第一个打进热线的市民董先生,询问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此,张亨利连续报出了几组数据——从抽检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全市农产品合格率一直在98%以上。就2018年来看,全市果蔬、草莓、杨梅、畜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9.61%,初级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

  市民邵先生对蔬菜使用农药提出疑问:“平时都是我爸妈替我们买菜,他们经常说现在的菜用很多农药。农药是否就等于‘毒药’呢?”张亨利表示,为了限制高毒农药使用,农业农村部门相继出台一些措施,倡导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目前,农业生产上低毒微毒农药产品比例占农药产品总数80%以上,剧毒、高毒农药已经被禁止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另外,大多数农药的残留期比以前大大缩短,因此,大家不需要“谈药色变”。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近年来花大力气开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措施。比如,加大抽检力度,去年全市共抽检各类农产品8400多批次,水产品1700多批次,全市333个快速监测点,包括免费对市民开放的159个涉农乡镇检测室,共定性监测11.9万批次;全面推广标识标牌制度,我市11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3502家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开展合格证标识;加大打击力度,去年全市开展了农药、瘦肉精、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生鲜乳、农资打假等6大类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多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主体1.1万多家次、查处,移交涉刑案件13起。

  家乡变美收入增加老百姓最期待

  去年,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如火如荼,186个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产业类项目带来了98.6亿元的资金投入乡村,因此关于乡村振兴,也是昨天打进热线的市民说得比较多的话题。

  市民周先生致电询问:“我的老家在瓯海泽雅,近几年,每次回老家,面貌都有新变化。请问今年还有什么措施,使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好?”张亨利表示,今年我市主要抓四个方面工作,首先是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公共厕所改造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处理这三大“农村环境改革”进行深化;其次开展“清洁乡村”百日攻坚行动,硬碰硬消除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再者是开展环境卫生“荣辱榜”,鼓励先进村、鞭策后进村;同时通过微信群曝光农村环境抽查情况,同步跟踪落实整改措施。

  乡村振兴不仅仅体现在面貌的改变,也涉及产业的振兴和农民收入增加。因此,昨天也有市民致电询问,自己种植的花菜在今后是否有更好的销售渠道?张亨利表示,目前温州有多个销售优质农产品的平台,比如,轮流举办的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就是农产品宣传和销售的很好平台。同时,我市的温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目前汇集了全市260多家农业企业和1000余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可称得上“不落幕的农博会”。此外,我市还有“瓯农惠”等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帮助农业生产主体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健康频道 编辑:李荣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