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新医改下县级医院的“二次转折”

温州新医改下县级医院的“二次转折”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21-03-03 09:24:27

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启用首日,患者络绎不绝。 平阳二医提供

  新春过后,平阳北港片区的群众满心期待,今后看病将更方便了——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前日门诊开诊,病房、急诊和儿科也将陆续搬迁,预计下周新院将全面开诊。

  走进平阳二医新院,崭新的三幢大楼布局得错落有致,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比老院扩大了整整3倍。从急诊到门诊、病房、医技科室,设备、设施条件均达到了县级医院“一流配置”。在医院党委书记、温医大附二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型锑教授看来,医院的巨变指向的是一个终极目标:方便广大老百姓就近就医,把患者尽量留在基层看病,而且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这也是医改留给县级医院的“命题作文”。

  盘活的医疗资源

  八年医疗业务量“倍增”

  “没想到平二医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小医院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医院了。”来平阳二医新院就诊的患者陈先生感慨道。

  陈先生口中的“小医院”,说的是平阳二医曾经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平阳二医有着60多年历史,是北港片区唯一一所县级综合性医院,辐射人口约40万,但曾经的医疗水平仅相当于卫生院。许多当地人大病小病都往温州市区跑。

  这种情况一直到2013年。这一年,平阳二医由温医大附二院全面托管,成为附二医平阳院区。同是水头人的温医大附二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型锑出任“掌舵者”,开启了此后八年的革新发展。

  至今每个月附二医都有20多名医生“下沉”,有的待3个月,长的待一年。

  三甲医院下沉的医生,都做些什么?开设急诊、细化专科、开展新技术、优化就医流程……说起来很专业,但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变化就是从跑温州市区看病,到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

  患者留在基层看病的意愿不断提高。去年,平阳二医住院病人超过1.1万人次,门诊量达到41.8万人次,比托管前实现翻番。另外,手术量呈几何级上升。

  得益于医改提出的“双下沉、两提升”,门可罗雀的县级医院“活”了。

  扩张的医疗规模

  新院床位达到500张

  一边是病人大量涌入,一边是平阳二医陈旧的医疗条件和拥挤的医疗用房。这使得平阳二医新院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尤其是去年疫情以来,平阳县政府投入7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平阳二医新院购置医疗设备。1.5T超导磁共振、62排CT……设备配置接近三甲大医院。

  记者了解到,新院按二甲标准建设,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500张。同时,托管中储备了大量的医疗人才,正高医生从0到26人,69名副高以及112人中级职称,都将在新院的平台上“大展拳脚”。

  依托重点学科建设,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疾病诊治中心、骨科等,平阳二医开展了各类腔镜手术,三四类手术比例快速增长。

  “新院开诊,将是新的契机。”胡型锑为医院的未来构筑蓝图:在与温医大附二院更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更精细化管理、学科建设进一步细化、微创化治疗全面铺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换句话说,要让群众在家门口从“看上病”向“看好病”迈进。

  蓬勃的医共体

  打破壁垒互融互通

  从医联体到医共体,温州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

  两年前,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挂牌,以平阳二医为牵头单位,周边11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打造统一管理、统筹资源、信息互通的“一家人”。

  平阳二医医共体成立党委、变更各分院法定代表人、任命各分院主要领导,由医共体办公室统一管理。建设信息平台,诊间信息系统全覆盖,患者在各分院就能开具、预约平阳二医本部的B超、CT、磁共振等检查。本部专家下沉到基层开设全专联合门诊。名医下基层,受到患者好评,家庭医生签约数大幅提升。疑难病患者上转本部,康复患者往下转,更畅通的转诊渠道逐步建立。

  改革的推进,需要各方合力。在平阳,医共体建设蓬勃进行,探索出以绩效改革撬动体制改革,以绩效激励释放改革红利,让改革成果惠及民生的改革路径。通过精简岗位、绩效激励、培养人才队伍、强化标准建设、政策保障和信息保障,初步实现分级诊疗、小病不出镇、医防不脱节的看病新局面。

  “医共体的方向,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有能力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急诊。”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培训基层医生、实现基层医疗同质化,让医共体成员真正成为“一盘棋”,已经列入平阳二医医共体今年的工作计划。孙余丹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健康频道 编辑:郑敏敏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