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养生方式有风险!医生提醒:这些人不要泡温泉
近日,知名女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而猝逝,引发了广泛关注。有医生分析其病情时指出,感染了流感后去泡温泉,容易加重病情。在冬季常见的养生活动中,泡温泉备受青睐,很多人会相约着出门泡温泉,放松身心、养生保健。那么,哪些情况下不宜泡温泉?哪些人不宜泡温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娟进行了详细介绍。
“适度泡温泉能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人体在冬季的养藏,符合《黄帝内经》中‘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的养生原则。但慢性疾病患者在泡温泉前要咨询医生,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决定是否适宜泡温泉。”黄娟介绍。
不适宜泡温泉的人群大致有六类:
第一是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毫摩尔每升或≤4.0毫摩尔每升时,泡温泉可能会引发血糖波动,导致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等。
第二是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毫米汞柱时,泡温泉可能引起血管扩张,血压急剧变化,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
第三是心脏病患者:近期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心力衰竭未有效控制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泡温泉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危及生命安全。
第四是体质虚弱人群:体质虚弱、大病初愈者,泡温泉时身体血管扩张,容易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
第五是孕妇:孕妇整个孕期都不适宜泡温泉,尤其是怀孕初期和晚期。高温环境对胎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第六是身体处于不适时:例如感冒发烧者,泡温泉会使体温进一步升高,不利于身体恢复。皮肤有破损、感染者,温泉中的矿物质及微生物容易侵入伤口,从而加重感染情况。
冬季泡温泉也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应注意适宜的步骤、温度和时间。泡温泉时,先双脚缓慢入池,在池边适应水温后,再用手将温泉水泼淋全身,最后全身入水。同时,应从低温池逐步过渡到高温池浸泡。
泡温泉的水以38摄氏度至42摄氏度较为合适,既能驱散寒意,又不会烫伤皮肤或加重身体负担。适宜的温度能让身体自然融入温泉环境,达到养生的效果。
泡温泉的时间建议每次15至20分钟,休息片刻后再继续,长时间浸泡会导致身体过度受热、失水,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泡温泉时还应注意:
1.不宜空腹或过饱时泡温泉:空腹时,身体能量储备不足,泡温泉过程中身体受热,血液循环加快,容易引发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而饱餐后,肠胃忙于消化食物,此时泡温泉会导致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不适。
2.不宜饮酒后泡温泉:饮酒后,酒精会使血管扩张,泡温泉时身体受热,血管进一步扩张,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悸、胸闷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春节后发胖了没?中医连开三个健康减脂“处方”!
健康资讯02-10
-
睡个好觉,恢复更快
健康资讯02-10
-
集采药品是否存在网传质量问题?权威回应
健康资讯02-10
-
专家:贪吃山楂柿子,胃肠易生结石
健康资讯02-08
-
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健康资讯02-08
-
14省份117个统筹区实现医保个账跨省共济
健康资讯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