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偏头痛不是“忍忍就过去” 长期不治可引发多种危害

偏头痛不是“忍忍就过去” 长期不治可引发多种危害

2025-02-18 10:34:29

  “主诉头痛的患者,有很多是已经忍耐了很久,坚持不住了才到医院就诊。” 2月11日,记者专访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主任武剑教授,他表示公众对偏头痛认知程度低,很多人认为头痛 “不是病”,患者的就诊率、诊断率比较低。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还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研究称偏头痛位列全球第二大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资料显示,偏头痛长期不治会引发多种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偏头痛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卒中风险。研究表明,偏头痛显著增加卒中风险1.73倍,增加隐匿性颅内病灶发生风险7.1倍。此外,偏头痛患者易出现睡眠障碍,进而导致偏头痛发作更频繁、更严重,还会增加罹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武剑教授介绍,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业,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共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对于偏头痛在我国的防控,武剑教授认为头痛防治重心下沉到社区,只有贴近患者,才能实现早期诊断与干预。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一模式更加可行,“通过AI工具为社区医生赋能,高效筛查和诊断患者,同时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将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知识和模型应用于社区,有望突破头痛防治困境,提升防治水平,让更多患者受益。”

  武剑教授指出,偏头痛缺乏客观诊断指标,主要依赖医生的问诊和患者的描述,加上我国医疗机构中“头痛门诊”较少,头痛专科医生数量有限,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临床上对偏头痛的正确诊断率。在治疗方面,此前偏头痛患者主要依赖广谱止痛药等传统药物缓解头痛,但不规范使用会导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9.1%-12%的偏头痛患者因用药不规范导致MOH,而MOH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普通偏头痛患者的3倍。近年来,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成为偏头痛治疗的新靶点,新一代偏口崩剂型CGRP受体拮抗剂,能够快速缓解疼痛及最困扰的症状,改善患者失能状态,疗效持续时间长。武剑教授表示,这类创新药物除了用于急性期治疗,还能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可以用于预防期的治疗。

  武剑教授强调,偏头痛绝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它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提高对偏头痛的认识,重视其危害,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健康频道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