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跨医院看病,更省心了

跨医院看病,更省心了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9-06-04 08:47:06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关节外科,住院医师许心弦在读卡器上插入患者的市民卡,然后点点鼠标,5秒钟,患者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拍摄的X光片就清晰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没什么大问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本报记者王民悦

  5秒钟能做什么?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关节外科,住院医师许心弦在读卡器上插入患者的市民卡,然后点点鼠标,5秒钟,患者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拍摄的X光片就清晰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没什么大问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听完医嘱,市民潘瑞高兴地点点头:“现在换医院看病方便多了,不用重新拍片,上‘云’就能看。”

  近日,记者跟随市委改革办工作人员走访多家医院,“问诊”温州医学影像云平台。这一省内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云平台于去年12月上线,覆盖温州43家省、市、县级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民营医院和体检中心,实现医疗机构放射、超声、内窥镜、病理、心电等影像检查信息的共享和应用。至此,医生借助平台可实现影像调阅、远程会诊,群众也免去了在不同医疗机构看病需重复拍片、携带胶片的烦恼。市委改革办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温州“微改革”项目,该平台实现全市区域影像互联互通,有效助推医疗卫生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扫码看片在线问诊快速回复

  在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市民傅文文打开手机中存储的一张B超影像,向记者分享了“影像云”的使用感受。“很便捷智能,扫扫报告单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检查结果,图像清晰,可放大缩小。”她还告诉记者,如果看不懂专业术语,可以在平台上发起影像咨询,指定医生答疑解惑,“这个功能很好用,上午提问,下午就收到回复了。”

  医疗服务关乎民生。“影像云”的使用有力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推动了互联网医疗体系的建设。在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玉环分院常务副院长江松福看来,通过影像云建立的患者个人医学影像档案,能够帮助医生提供更加连续与精确的诊疗服务,还能生成典型病例库,更加方便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提升本地区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远程会诊为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有效补齐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短板,让患者在县域内即可享受到城市大医院资深专家的诊断和复诊服务,改变了原先远道求医难的局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像云”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料云端浏览、下载、异地打印等功能,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市卫健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按照传统的胶片模式,患者进行CT检查,平均需打印2-3张胶片,费用约为50元,而使用“影像云”后,只需一次性缴费20元就能不限次数使用。据测算,仅CT检查一项,温州市区省市级医院一年可减少医疗费用6600多万元。目前,我市已有十家医院率先完成信息系统技术改造,可为患者提供门诊15年、住院30年的影像保存时间。

  医学影像有望实现省内互通

  成效的背后离不开多方努力。为了建好这一平台,市卫健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医院及数据研发中心,成立专项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对本地医疗影像资源的编目、采集、归集、整合、监管和完善。比如制定“T+0.5”(半天传一次)的上传规则,要求医院拍完的影像及报告数据能够在当天24时前上传至平台。此外,还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问计于民”活动,收回满意度测评问卷2200余份,意见建议26条,并逐一分解落实。比如增设一键分享、使用咨询等功能。同时还在市卫健委门户网站和“健康温州”微信平台开通“卫健微改革”专栏,建立常态化的征求意见建议平台,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截至今年5月,温州医学影像云平台累计调阅量达396万余次,日均调阅量达1.4万余次,调阅数约占全市总影像放射检查量的40%。在全省看病少排队等十大项目24个重点指标通报排名中,我市诊间结算率、床旁结算率等14个项目蝉联全省前三。

  “要为患者着想,把怎么改的建议权交给群众。”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结合市民意见,积极推进信息系统技术改造,继续扩大影像云平台的覆盖范围,向民营医院、体检中心以及基层卫生院延伸,完成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影像数据汇集,真正实现服务于社会公众、服务于一线医生、服务于决策管理的“三服务”要求。此外,该平台未来有望提供影像费用医保结算,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医学影像省内互联互通,服务更多人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健康频道 编辑:林夕榆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