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夏天的第一杯“酸梅汤”喝了吗?中药代茶饮为什么会“火”?

夏天的第一杯“酸梅汤”喝了吗?中药代茶饮为什么会“火”?

温度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09:09:08

  这个夏天,最火的饮品要数中药代茶饮了。大量年轻人涌入互联网医院开方,一度把医院的服务器都挤“崩了”。

  老药“新”茶为什么能火?这杯“新中式”,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有啥魔力?近日,温州日报发起问卷调查,从年龄、购买原因、类型,对中药代茶饮的态度、期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结果显示,在回收调查样本231份里,92.2%的网友表示知道中药代茶饮,86.4%购买中药代茶饮是因为健康养生,同时也有45.5%认为好喝方便。另外,近八成市民期待中药代茶饮能进一步“私人订制”。

  当“脆皮青年”开始养生

  经过8天等待,90后的苏女士在互联网医院抢购的“酸梅汤”终于到手。当天晚上,她就迫不及待地泡煮了一袋尝了尝,“酸酸的,回味有甘甜,比加糖精的奶茶健康。”

  对于自嘲“脆皮”的这届年轻人,中药代茶饮正成为“刚需”。调查问卷中,有48%的网友表示因为有养生需求。95后的小张平日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还经常熬夜。“这些问题不是严重的疾病,喝些适宜的中药代茶饮,应该就能改善。”小张说,他身边的小伙伴几乎人人都讲究养生,这也成为年轻人社交的一种方式,就像火爆围炉煮茶一样。

  除了“主动养生”,调查中还有30%的人表示,购买中药代茶饮是因为新鲜好玩。郑女士是一名大学老师,她的学生是2003-2004年出生的一波“Z世代”,据她了解,“很多年轻人第一次买是图新鲜,有的人说中药茶饮口味上不如奶茶美味,但有效果的话,也会复购。”

  至于效果究竟如何,调查中,59.3%的网友觉得有用,25%持半信半疑态度。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调查中,86.4%的人明确购买中药代茶饮是为了健康养生。进一步细分,55.9%的人选择护肝、55%选择瘦身、43.2%的则选择了防脱发。大家的态度是,养生,从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杯中药代茶饮开始。

  36岁的张先生,被“种草”的是茶饮的养发功效。2023年,他发现自己的脱发问题,前不久通过互联网医院喝上了养发饮,已连续“打卡”一周多。

  “我们办公室的人都买了。”张先生就职于互联网公司,脱发是很多程序员的“心病”,买完养发饮后,他们又盯上了酸梅汤。“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谈论这两味网红中药饮品,会相互分享,讨论口味。”

  00后的小陈,刚刚下单了人生中第一单中药代茶饮:“我想减肥,听说这个纤纤茶有效,正合我心意,而且正规医院的配方,应该出品有质量保障。” 

  调查问卷中,不少网友反映,中药代茶饮价格实惠。小杨的朋友圈大多是年龄相仿的上班族,有着相似的烦恼,肥胖、脱发、护肝,“我身边很多朋友想买,市中医院出的几款药饮不仅切中了年轻人的痛点,价格还很实惠。”小杨说,相比市面上动辄好几百的减肥、生发产品,这些来自专业医院的中医药产品可靠性更高,价格也便宜,试错成本低,买来试试也不会有太大的心里负担。

  超七成呼吁“私人订制”

  有网友调侃:“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5月,网络话题“中药奶茶”播放量达破亿次。中药奶茶,似乎成功抓住了这届挑剔的年轻人。调查问卷中,48.6%的网友提出期待,希望我市医院、药房,能尽快调制出中药奶茶、中药咖啡。

  小陈是名00后,他说:“中药+奶茶不仅能够保留了中药的健康价值,还融入了现代饮品的时尚元素,可能会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

  调查中,78.2%的网友表示更期待中药代茶饮能“私人订制”。90后的小苏说,如果各大中医院、药房能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专属”中药茶饮配方,感觉比在网上盲买要有针对性。

  与小苏一样,呼吁“私人订制”的,还有“宝妈”杨女士。她说,小时候是体质调理的关键期,她的孩子总是三天两头感冒发烧,中药又太苦,她希望医院能增加“私人订制”儿童茶饮或将茶饮制作成棒棒糖等,让孩子“快乐喝药”。

  群言堂

  中药代茶饮“火”更要“活”

  眼下,不喝奶茶喝中药代茶饮,成为了一种潮流,中药版的酸梅汤更是“一汤难求”。本报发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购买中药代茶饮的年轻人占比在五成以上。

  对比当下部分茶饮店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糖,长期大量喝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医院的中药代茶饮似乎更让人安心。此外,相比于“内卷”严重的奶茶店,中药代茶饮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的制作方式,撕破饮品“同质化”重围,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但中药代茶饮的爆火,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中药代茶饮的热度,能不能在市场“长红”?笔者认为,中药代茶饮的“火”,如何“活”起来才是关键点。中药代茶饮是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窗口。这波“潮流”,是中药走向“时尚”的一种创新。这也启发着我们,想要更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不妨更“接地气”。

  一方面,可以开发更多与中医药相关的健康产品,如中药保健品、药膳等,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同时,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旅游、休闲等领域,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如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开设中草药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同时,科技创新也为中医药文化的活化带来了新机遇。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挖掘中医药的价值。比如,通过分析大量的中医临床数据,发现潜在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靶点。

  此外,在大健康的背景下,相关产业也要抓住机遇,规范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中医药文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在火起来的基础上,真正“活”出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增添更多色彩,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温度新闻

  记者:庄越

  实习生:陈金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健康频道 编辑:徐彬彬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