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编者按
“徒手掰药片”“药片捣成粉”“冲剂减一半”……不少父母在给孩子喂药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药物耐受程度与成人大不相同,用法用量亦有差异。提升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可及性、便利性势在必行。
与成人不同,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成人更为敏感。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可能引发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儿童该如何合理用药?家长给儿童的日常用药上又存在哪些误区?
抗微生物药使用要慎重
对于感染性疾病,首先要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严重的细菌性感染必须遵医嘱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不容易判断,“抗微生物药物+抗病毒药”同时使用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治疗,以免增加药物毒性。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有助于降低耐药性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这样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并不是越高级、越贵就越好用。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标本(血、尿、痰、便等)的采集,根据细菌敏感性选用适合的抗菌药物。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有医生处方。家长不能仅凭症状和经验,就给孩子使用之前剩下的抗菌药物。
治疗感冒不随意用药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因此不必借助抗病毒药物医治普通感冒。比如有些复方感冒制剂的组分中加入了金刚烷胺,此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效果,但对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等并无治疗效果。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针对“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流行性感冒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
使用复方制剂的抗感冒药也需慎重。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药物大多由“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清热解毒药”构成,有的还加入了止咳、收缩血管、抗病毒药物。如果同时给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复方感冒制剂,会导致一些成分超剂量,不但不能缩短病程,还会给患儿带来安全隐患。建议对症使用单方制剂治疗,尽量不用复方制剂。
正确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只可选其一,不可联合使用,目前临床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果没有专业指导,不可采用“感冒药+退热药”的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或其他不良后果。
理性看待灌肠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灌肠比静脉输液更安全。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厘米处,可使50%~75%的药物避开首过效应。
首过效应是指药物口服后通过肠黏膜及肝脏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下降的效应。
但据有关文献报道,幼儿灌肠时的肛管插入深度,往往需在3厘米以上。直肠给药的主要目的是免于肝脏首过效应,但如果给药位置过深,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慎重选择。
治腹泻不是仅“止泻”
腹泻时是否需要用药,不取决于患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而是需要确定腹泻的原因。
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要用抗菌药物。如果需要吸附类药物(蒙脱石)和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等)联用,建议先服用吸附类药物,将肠道彻底“清扫”后,再配合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两者间隔时间至少2小时。
若上述三类药物共用,应先用抗菌药物,再用吸附类药物,最后使用微生态制剂。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应遵医嘱。
有些药不能用牛奶送服
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否则抗菌效果会严重“打折”,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破坏吸收,削弱药效,加重胃肠道负担。牛奶中的磷还容易使铁剂沉淀,不利于铁元素吸收,影响补铁效果。
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指导,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引发不良后果。同时,用药时也一定要选择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剂型,不宜选择成人用的药物,不仅药物剂量不好折算,还容易带来不良反应。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